拆解脫髮成因和預防方法 - 推介有機認證的護髮和頭髮造型產品

根據美國毛髮學協會的資料顯示,全球有多達3500萬名男性和2100萬名女性受脫髮問題所困擾。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男性在35歲後便會有輕微掉髮的情況,而到了50歲,當中85%的人士會有脫髮問題。同時,亦會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在停經之後出現脫髮跡象。
普遍來說,每個人都會有大約100,000至150,000根頭髮,平均每天會掉100根頭髮。 如果長期超過這個平均數就意味著有脫髮問題,但正常掉髮和過量脫髮或許是難以區別的。真正出現脫髮的症狀包括頭頂的髮絲逐漸變薄;頭皮有斑禿現象;當你梳頭、洗頭或輕輕拉扯頭髮時,突然有一小束頭髮掉落;全身的毛髮脫落(通常與藥物治療有關)或有鱗片狀皮屑(因皮癬而起)。
脫髮類型以及成因
1. 遺傳性脫髮(雄激素源性脫髮)
脫髮主要都是遺傳性的,高達95%的個案都是遺傳性脫髮。 DHT(二氫睪酮)是一種雄激素,可以促進男女頭髮生長,亦有助使男性在青春期後發出低沉的嗓音。可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它會令頭皮上的毛囊受體收縮,反而導致毛囊無法支持頭髮健康生長。整個過程通常歷時幾十年。
女性患者通常從頭頂中央部位開始脫髮,而男性患者則會出現髮線後移,或出現俗稱「地中海」的現象(從頭頂中心開始脫髮,在禿頂外圍留有一圈頭髮),更有一部分男士最終會完全禿頭。
如果能及早發現,可以使用米諾地爾(Minoxidil)治療遺傳性脫髮。 然而,米諾地爾可能會刺激皮膚,甚至引起皮炎。孕婦亦不適合使用米諾地爾。
2. 瀰漫性脫髮(休止期脫髮)
瀰漫性脫髮可以是由壓力、心理創傷和缺乏營養等各種原因引起,也可能是因為荷爾蒙或甲狀腺功能失調、自體免疫性疾病或對化學物質敏感所導致。頭髮會在整個頭皮上變得稀疏,普遍會伴隨著明顯的落髮跡象。這種脫髮類型通常是可以治療的,只要找出成因並對症下藥,頭髮很快就會重新再長出來。
3. 斑秃(俗稱鬼剃頭)
這種脫髮類型相對比較罕見。大部分斑秃患者會在頭皮某個區域發現圓形的禿髮斑塊。症狀通常會在一年之內自然消失,但亦有可能會復發。某些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,從而導致完全禿頭或全身的毛髮脫落。
導致斑禿的成因並不明確,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,令身體攻擊自身的細胞。患有哮喘、甲狀腺疾病、花粉症或白斑症(皮膚失去色素細胞,形成白色斑點)等皮膚疾病的人士亦較容易出現斑禿症狀。在30歲以下的斑禿患者之中,有40%的病例是遺傳性的 。
如何預防脫髮
1. 選擇合適的頭髮護理產品
以石油和矽作為基底的產品可能會干擾頭皮的功能而引致脫髮。因此我們應避免使用含有以下化學物質的產品:
礦物油(Mineral Oils):石蠟 (Paraffin)、液體石蠟(Paraffinum Liquidum)、礦物脂(Petrolatum)、微晶蠟(Cera Microcristallina)
矽酮(Silicones):當中包括很多難以記住的冗長名稱!你可以尋找並避免以“cone”、“conol”、“ col”或“ xane”作結尾的英文名稱,例如環聚二甲基硅氧烷(Cyclomethicone)、矽氧烷(Siloxane)和聚二甲基矽氧烷醇(Dimethiconol)
石油化學聚合物(Petrochemical polymers):丙烯酸酯(Acrylate)、乙烯基-(Vinyl-)、聚羧乙烯(Carbomer)、聚乙烯酮(PVP)
硬季銨鹽(Hard Quats):十六烷基三-(Centrimonium-)、山嵛基三-(Behentrimonium-)、二硬脂基-(Disteryldimonium-)
除了石油和矽外,許多護髮產品亦含有化學合成的清潔成份和防腐劑,可能會刺激頭皮,引致脫髮問題。因此我們應避免使用含有以下化學物質的產品:
清潔劑(Detergents):十二烷基醚硫酸鈉(Sodium laureth sulfate)、烯烴磺酸鈉(Sodium olefin sulfonate)
甲醛釋放型防腐劑(Formaldehyde Releasers):尿素醛(Imidazolidinyl urea)、DMDM 乙內醯脲(DMDM hydantoin)
致敏劑/接觸致敏原(Sensitizers / Contact Allergen):甲基氯異噻唑啉酮(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)、甲基異噻唑啉酮(Methylisothiazolinone)、苯甲酸酯類(Parabens)
Less is More 推出一系列具COSMOS 有機認證的護髮和頭髮造型產品,所有產品均採用可再生原料製成,並且是於有機農場種植的純天然成分。
2. 頭皮護理:定期進行頭皮按摩和梳頭
擁有健康頭皮的基礎?每天都要使用豬鬃毛梳梳頭,有助排毒和刺激頭皮,同時將天然油分平均分佈到髮尾。此外,髮梳還可以溫和去除頭皮的老化角質,刺激毛囊的血液循環。
3. 避免會導致脫髮的生活習慣
使用化學產品和刺激性的頭髮療程會給頭髮帶來很多壓力,導致頭髮受損甚至脫髮。
其中一些可能導致脫髮的生活習慣包括:
• 刺激性的洗髮水
• 染髮、漂髮(刺激頭皮,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)
• 燙髮(刺激頭皮)
• 經常使用吹風機、捲髮棒和其他需要加熱的美髮用具(需要使用熱力保護產品)
• 梳頭方法不正確或過度用力梳理頭髮(最重要是不要在濕髮時梳理頭髮,需要待頭髮乾透後,再用手指解開打結的部分)
• 經常扎太緊的馬尾辮、辮子和其它髮型
雖然這些習慣通常不會導致即時或永久脫髮,但它們會令頭髮變乾和受損,久而久之引致髮絲斷裂、變幼和脆弱。
4. 保持健康飲食
脫髮也可以是由缺乏營養所引起。如果你懷疑自己缺乏某些礦物質或維他命,你可以考慮進行血液測試以獲得最準確的診斷。你亦可以調整飲食習慣,攝取更多幫助維持健康頭髮和指甲的營養素。
• 維他命A可以促進天然油脂的產生,防止頭髮變得脆弱易斷,並加快頭髮生長,令頭髮變得更濃密。你可以在番薯、雞蛋、菠菜和西蘭花中找到豐富的維他命A。
• 維他命C有助於正常膠原蛋白的合成,維持皮膚和血管的正常功能。番石榴、紅辣椒、草莓、西蘭花、藍莓、橙等蔬果都含有豐富維他命C。
• 銅有助於維持頭髮毛囊的色素沉澱。你可以在牛肝、椎茸香菇、腰果、芝麻中找到豐富的銅。
• 奧米加3脂肪酸對於維持健康的頭皮十分重要,亦為髮絲帶來亮麗光澤。油脂含量高的魚類如三文魚、亞麻籽、奇亞籽、核桃,牛油果等都含有豐富奧米加3脂肪酸。
• 硒能夠維持健康的頭髮和指甲。你可以在巴西堅果、雞蛋、葵花籽、岩魚、羊肉或牛肉肝臟等找到豐富的硒。
• 鋅有助維持皮膚、頭髮和指甲的健康。南瓜子、腰果、蘑菇等食品都含有豐富的鋅。
5. 由內到外護理頭髮